年届岁尾,双节临近,喜事连连,请柬是前赴后继。
喜酒自然是要喝的。
朋友的儿子结婚,排场很大,花车成串,炮声振天,人山人海的,煞是喜庆。婚礼在一大酒店进行。一对新人及家属在一个女司仪的安排下,做些程式化的礼仪,中间没有婚礼常见的插挥打科,但语言风趣幽默,让人觉得兴起盎然,见不到新人的难为情与家属的尴尬,每个程序衔接自然,一切都是自然发生,使人们自然而然地感染到幸福与欢乐,就是新郎最发怵的挨桌敬酒也被司仪一句话轻轻化解。感觉这个司仪的主持风格很有特色。
朋友女儿的回鸾庆典那天,尽管下起雪,但人们还是纷纷赶来,整个酒店大厅满满当当。没有想到主持又是那个女司仪。自然就关注了些。只见她个子不高,也就1米5、6吧,不胖不瘦的,颇有几分姿色,年龄大概有三十几岁的样子,穿着时尚但得体,声音清脆有磁性,很雅致的一个。
她一上来就是四句诗:瑞雪飘飘撒梨花,爱情能把雪融化,冰清玉洁真情在,孕育新绿满天涯。这应是即兴而发的。接下来依然是简洁而得体的仪式。
饭桌上我问,“这个司仪是哪个庆典公司的?”中间一人是交通局的,“你不知道呀,”似乎有点吃惊,“她不是庆典公司的,是我们局的。”
“应付这么大个场面,主持的又有风格,真不容易。”
“你是不了解她,这对她来说也没有什么,人家是业余的身份,专业的水平,并且不要钱。热心肠,大好人,我们都叫她幸福使者。”
象这样的场面,一场下来仪资怎么着也要千八百的。我有点愕然了。
今天上午去交通局办事,最后一道手续说让找马工办。马工在二楼,真没想到这个马工竟然是那个女司仪。她很热情,办完手续。我说,“马工,你主持的庆典真好。”
她有点吃惊,“你看过我的主持?在哪里呀?”
我一说谁家的孩子,她立马笑了起来,“业余水平,请提宝贵意见。”
“很有风格。很简洁,很干净,但也很喜庆。很好的。”
“过奖,过奖。”
“看到你的主持,很多人都以为你是庆典公司呢。”
“什么呀,快别说这个。我这是半路出家。开始那几年婚庆公司少,我又在工会,同事孩子办喜事就自己张罗着办。后来大家都认可了。找的人也多了。但大都是同事,朋友。我喜欢这个。热闹,喜庆。”
她起身给我倒水。
办公室也很简洁,收拾的很干净,有几盆花,养的很好,看得出主人经常修剪。墙上居然挂着裱过的字:幸福使者。我不由得走近观看,发现是两年前送的。
“那天就有人说你是幸福使者。真是啊。”
“别的都没有什么,这个幸福使者的称号我还是很高兴的。” 她笑了,把水递给我,“结婚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,婚礼更是人生中最幸福神圣的时刻,尤其婚礼上浪漫温馨高雅别致的婚礼仪式,会给新人一生永远带来最美好的回忆。我就努力营造这种效果。”
她目光也转向那字,“咱中国人讲究这个。信善始善终。一个好的婚礼会给家庭带来永远的幸福。可能是从这个角度说吧。大家都叫我幸福使者。”
“年前还有几家请你呀?”
“日子都排满了。还有八家呢。”
真是个幸福使者,我心里想着。
这时又有人进来办事了。我离开时马工说,可要给我多提意见。
到现在也不知道马工的名字。就叫她幸福使者吧。愿她把幸福送给更多的家庭。
评论